上善不争

上善不争

2018法国五月艺术节的焦点音乐会,由法国著名女低音娜塔莉·斯图茨曼指挥及主唱,不仅阐述近世时期法国与意大利之间的音乐交流,亦罕有地全方位展现女低音声部的独特魅力。

法兰西贵为音乐大国,法国五月艺术节岂可缺乏古典音乐元素?第二十五届法国五月艺术节包括逾二十场规模大小不一的音乐会、歌剧和演唱会。拥有如此丰富的音乐节目,2018法国五月艺术节若要更名为法国音乐节,也绝不为过。近年来,每一届法国五月艺术节的焦点音乐会,均由法国音乐大师压阵,如饮誉全球的假声男高音菲利沛·雅洛斯基及屡获殊荣的新晋女高音莎宾·杜菲维。本届法国五月艺术节的焦点音乐会,由备受推崇的女低音兼指挥娜塔莉·斯图茨曼担纲。

斯图茨曼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正是其担任女高音的母亲。她继而在德国著名男低中音汉斯·霍特的指导下学习,故尤其擅于演绎法语和德语艺术歌曲。斯图茨曼的演出剧目极为广泛,从巴洛克时期一直伸延至当代古典音乐。除演唱及指挥外,她亦精于钢琴及巴松管,可谓多才多艺。斯图茨曼曾在世界各地的音乐殿堂演出,如纽约卡内基大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伦敦皇家节日大厅和米兰斯卡拉大剧院等,不胜枚举。

斯图茨曼的多元才能及艺术成就固然引人注目,而且取得如此功绩的女低音可是万中无一。简而言之,女低音是女声中最低的声部,在合唱音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至今仍在宗教音乐中扮演重要角色。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和爱德华·埃尔加等人创作的神剧,无不以女低音为基础。令人诧异的是,女低音在古典音乐领域不断被边缘化的同时,在流行音乐中却大行其道,岂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女低音的名气远不及女中音,更遑论女高音。对广大古典乐迷而言,当世顶级女低音伊娃·波德雷舒、萨拉·明加尔多、玛丽-妮可·勒缪、索尼娅·普里纳和德尔菲娜·加卢等等,也不是家传户晓的名字,充其量只是小众市场。意大利国宝级女中音西莉亚·芭托莉几年前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曾慨叹古典音乐作曲家总是偏爱女高音,导致女中音缺乏经典咏叹调。平心而论,女中音至少可以女扮男装,演唱假声男高音的咏叹调,效果往往出乎意料地好,但女低音却没有这个机会。

女低音所面临的困局由来已久,早在几个世纪前,作曲家便惯性地让女低音扮演二三线甚至吃力不讨好的角色。天才横溢且创作丰硕的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也没有专门为女低音创编乐谱。在十九世纪中短暂经历局部中兴后,女低音还是被现代及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忘记。根据老一辈古典乐迷忆述,上世纪下半叶的古典乐风尚较为海纳百川,不像二十一世纪般泾渭分明。因此,当年的女低音还能扮演女中音的角色,但这情况大概已不复存在了。

2018法国五月艺术节毅然以女低音为焦点音乐会的主角,其大胆创新的精神值得嘉许,对古典乐迷而言也是难得的音乐体验。斯图茨曼的演出充分体现女低音独有的深度、厚重、温暖、质感与磁性,证明女低音虽然屡屡不获重视,但无损其对古典音乐的重要性。女低音从来不与女高音争艳,本身却是无惧岁月、不动如山且砥砺前行的传统。当世人误以高音为美的唯一准则,女低音却有意无意地展现上善若水、不争是争的智慧。

奥菲欧55室乐团于2009年由斯图茨曼创立,并由后者担任总指挥。音乐会上,奥菲欧55室乐团与斯图茨曼之间的默契可谓溢于言表,这是经年累月合作的成果。包括加演环节在内,两者为观众呈献了约二十首来自法国和意大利的巴洛克时期乐曲,其中一半为咏叹调,全由斯图茨曼以女低音风格演绎,引人注意之余也具有启迪意味。两个多小时的音乐会过后,斯图茨曼却不见疲态,更出席了观众互动环节,回答了不少提问。

法国五月艺术节经过多年发展,已近发展成为古典乐迷在每年春夏之交重点关注的音乐盛会。下一届的古典音乐节目着实让人期待,尤其是焦点音乐会的主角。法国拥有不少顶尖歌唱家,仅女高音即有以花腔闻名的娜妲莉·德赛、专长巴洛克的桑德琳·皮奥乌和灵活多变的帕特里莎·派蒂邦。男高音方面,经验丰富的罗伯托·阿蓝尼亚和强势复出的罗兰多·比利亚松亦是一时之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