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 Life
品 96 #12 2017 年 9 月 哲林斯基生于一个包含奥地利、波斯尼亚、匈牙利及犹太 血统的家庭,在成长过程中不乏天主教、伊斯兰教及犹太教的 影响。其家族背景,正是阿道夫·希特勒所极端厌恶的奥匈帝 国式多元文化主义。正因如此,他于三十年代后期逃离第三 帝国前往美国,并在当地终老。哲林斯基与妹夫阿诺德·勋伯 格、施特劳斯及举世闻名的古斯塔夫·马勒份属同辈,虽然在 二次大战后逐渐被遗忘,但此前曾是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及导 师。他曾师从安东·布鲁克纳,获约翰内斯·勃拉姆斯赏识支 持,亦为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所推崇。 哲林斯基最为人所熟悉的学生,当数艾玛·辛德勒。两人 曾于1900年短暂交往,但碍于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压力——据 说他们对哲林斯基的事业乃至外貌均不以为然——艾玛最终离 开了哲林斯基,并于1902年下嫁马勒。于1915至1916年间 创作的《佛罗伦斯悲剧,第16号作品》,灵感源自哲林斯基对 艾玛的单恋。这部歌剧的个人情感色彩浓烈,故事改编自王尔 德未完成的同名戏剧《佛罗伦斯悲剧》,歌词则由哲林斯基改 编自某德语翻译版本。 故事发生在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话说商人西 蒙(男中音成承珉)刚从外地归家,惊见圭多·巴尔第亲王(男 高音艾力·纳尔逊·威尔纳)在房子里。初时,他未必怀疑亲 王与自己的妻子碧昂卡(女高音李明珠)有染,但随着剧情发 展,蛛丝马迹逐一浮现,有的甚至由亲王与碧昂卡在有意无意 中透露。两人的关系看似真挚诚恳,甚至让观众觉得碧昂卡应 该离开粗鄙无礼的西蒙,与文质彬彬的亲王共偕连理。(众所 周知,马勒要求艾玛在婚后放弃自己的音乐创作,转而支持丈 夫的事业。上述情节是否哲林斯基存心影射马勒,实属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歌剧的高潮,在于亲王挑战西蒙,却在决斗 中被杀。西蒙的武勇令碧昂卡回心转意,两人拥抱和解,帷幕 也徐徐落下…… 以单幕歌剧而言,《佛罗伦斯悲剧,第16号作品》的结 局很是仓促,在开端和升温阶段的众多线索、冲突及张力在 闭幕时仍然悬而未决,高潮过后未见降温及收场,亦不见「净 化作用」或「悲剧性碰撞」,即亚里士多德及黑格尔认为悲剧 必须具备的核心元素。凡此种种,均显示王尔德原著的未完成 性质,令人不期然臆测第二甚至第三幕的情节。西蒙会否遭受 迫害?手刃亲王后安枕无忧,也不合常理。如果危机出现,会 否有新角色粉墨登场,干预事态发展?碧昂卡与西蒙重修旧好 后,会否出现大逆转折磨或分开这对夫妇?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TIyN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