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 Life

品 30 #13 2017 年 10 月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缪鹏飞积累了厚厚几大本关于西 方现代绘画的较为系统的数据。 “现在的年轻人只要买一本现代艺术史就能了解所需要 的知识,我们当时得花好几年的时间去整理研究。当然时间 花得长,印象也就比较深刻。”缪老谈起当年,已经是一幅 云淡风轻的模样。 “一个艺术家,但凡有点成就,都是从艰苦的环境中来 的。每一段经历对自己都是锻炼,不管当时有多艰苦。受苦 能磨练你的意志,也不能算是一个坏事吧。” 文革开始之后,研究现代派绘画已经不再可能。他放下 西画研究,在接下来的十年间回归研究传统书法与绘画,并 开始尝试中西技法的结合。 缪鹏飞在这一时期积累下来的传统书艺和水墨画功力, 加之其很强的西方美学理论功底,终于在稍后兼容并蓄、中 西合璧,发展出了“新东方主义”,为当时国内现代艺术的 困境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1982年,缪鹏飞从上海移居澳门。彼时的澳门虽然尚未 产生现代艺术的氛围,但提供了他一个可以自由地进行艺术 探索的环境。1986年他前往欧洲考察艺术,此行使得他对 西方绘画从古典到现代的发展历程有了更为真切的理解,并 决定了他稍后的创作道路:从抽象主义迈进超越抽象主义。 “到澳门后,我画了一些画。西方的除行为艺术之外,基 本上他们做过的我都做过。我想我需要回归到自己的中国人身 份。外国人和中国人各有优势。整个看到以后,我开始回归, 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要怎么样。 “我所说的‘新东方主义’,第一是要深刻了解西方, 第二要深刻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以前的东方主义,那是外国 人学东方,像梵高就模仿日本浮世绘,比较表面。他们是在猎 奇,并非深刻了解中国的底蕴。 “我后来做的,从水浒系列,到生存状态,到后书法, 都是新东方主义思考的结果。我的想法是中西结合。” 缪鹏飞的新东方主义作品将中国传统书画中的抽象因素 与西方当代绘画技巧融会贯通,既有形式张力和视觉冲击, 又有幽婉隽永的精神韵味。从整体构成来看,它们是西方现 代的;而从选材和情调来看,又处处显现本土文化的古老灵 魂。 历经大半个世纪的沧桑和对艺术无止境的探索实践,缪 老依然站在高处,俯瞰着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思索着中国 艺术何去何从的宏大命题。 “新东方主义用西方视角反视东方文化,运用东方艺术 中的书写性、表意符号、笔势及色彩,涤荡着东方神韵。 而它的整个思维生命又浸融在当代西方的观念意识之中,采 用现代最有效的新旧媒体、材料和方法,比如多重意义的错 位、割裂和重构,充满了对人以及生命意义的关注。它是世 界艺术体系的一部分,东西方的对立将被消解。这是一种新 的感悟方式,将会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体验。”

RkJQdWJsaXNoZXIy OTIyNjk=